我不允许你不知道现在最爆款心理疾病是什么!
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周欣悦ZJU Author 周欣悦
前一段时间,我总是觉得累,好像被哈利波特里的摄魂怪吸走了能量,只剩了个躯壳。过去喜欢的事情,不喜欢了。过去感兴趣的东西,也不感兴趣了。
脑子里好像进了浆糊,想不清楚。眼前仿佛隔着块毛玻璃,看不清楚。
生活好像在一片浓雾的森林中打转,停滞不前。
在浓雾的森林中…… | Giphy
作为一个心理学家,我知道自己并没有抑郁。我还可以正常生活,也并不难过。
我只是没有动力,没有意义,没有喜悦。
后来发现,我不是一个人。没错,这种心理亚健康状态在后疫情时代还挺普遍,以至于心理学家不得不向社会学家科里·凯斯(Corey Keyes)借了个词,把这种状态命名为Languishing。
Languishing形容一种介于病态(抑郁)和健康之间的灰色地带 | Pixabay
沃顿商学院的组织心理学家亚当·格兰特(Adam Grant)在他《纽约时报》的专栏文章中用了这个词“languishing”,用来形容这种介于病态和健康之间的灰色地带。
这篇文章一下子爆红了整个网络。疫情时代谁还没有一点心理疾病呢?何况这个病被描述得如此模糊,又如此的高级。
就像摆在橱窗里的新款包包一样,每个人趴在橱窗上,都能在玻璃上面看到自己的影子。
搞得大家有点爱不释手,这玩意,看起来就属于我!买买买。
很多人都在社交媒体上自我诊断患了这个病,觉得这个病就是为自己量身打造的,以至于这个词变成了热门词汇。
很多人对号入座,以至于languishing成了热门词汇 | Pixabay
Languishing, 上次遇到这个词,还是多年以前我在吭哧吭哧背GRE词汇的时候呢。
如今沧海桑田,再相见时,它竟然默默进化成了一个新出炉的心理疾病。Languishing的词面定义就是萎靡不振,无精打采,就像蔫了的茄子和霜打过的白菜一样。
而且,它好像还没有正式的中文名字呢?我纠结了很久,到底是把它叫做萎靡症好,还是叫做躺平病?或者可以更加抽象一点,叫丧家之犬症?
毕业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精神病专家Leela Magavi医生说:Languishing不是抑郁,也不是恐慌。它是一种停滞,单调,空洞的感觉。
怎么样,听起来是不是很有档次?那些什么抑郁之类的,听起来就很过气。
Languishing不是抑郁,也不是恐慌,而是一种停滞,单调,空洞的感觉 | Giphy
怎么区别Languishing和抑郁呢?心理咨询师 Shemiah Derrick认为两者有明显的区别:抑郁患者通常有难过悲伤的负面情绪,也有食欲上的改变,还有就是抑郁患者通常觉得自己的人生毫无价值甚至会想到死亡。而Languishing的人呢,即使拖着疲惫的身躯,但还是可以正常工作生活。所以还在996的你也可以看过来,没准你也有这个病呢。虽然不能用来请病假,但是带病坚持工作总还能感动下自己。
大家走过路过都来自我诊断一下吧,也算是一种网红打卡了。
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Laurie Santos认为我们可以简单的自评一下。
「测一测,你是否患有Languishing」
当你早上醒来的时候,你是觉得精力充沛,还是只想躺平?
你觉得你的生活很充实,还是很空虚?
你是否难以集中注意力?
你是否总是觉得没有力气,无精打采?
你是否很难从生活中找到乐趣,即使是那些曾经让你很喜欢的事情你也提不起精神了?
如果你发现自己完全符合这个症状的描述,也不要惊喜,觉得自己很独特。其实社会学家Corey Keyes早在2002年就做了调查,他发现有12.1%的成年人都符合这种症状。所以大多数人都处在这个亚健康状态。只是心理学家们觉得这反反复复的疫情让这个病态进一步蔓延了。新冠病毒都变异到哪一个拉丁字母了,心理疾病也要勉为其难的跟风变异出新品种。
刚刚我在我们家庭微信群里面凡尔赛:“你们知道我前一段的那个症状,我自己诊断出来了。是一种新的心理疾病哦。
母亲大人冷冷地回了一句:“你那个病我知道,不就是放假久了不想开学病吗?”
你看,我妈身为一个工作了50年的人民教师,一语道破天机。我的这个无精打采症不能埋怨给新冠疫情,还是得归功于开学。每到开学我就压力很大,习惯性的以为自己有很多作业要赶。后来一想,我已经不是学生了,我应该去向学生收作业呀。这下子我的病就不治而愈了。不过我的同事已经警告我了,等作业会上来一看,这病还能复发。
这个Languishing虽然还只是一个亚健康状态,但是也是值得重视的。因为Corey的研究表明,现在的心理亚健康可能会在将来升级成真正的心理疾病。处在Languishing状态的人在未来的十年很容易患上抑郁症和焦虑症,虽然他们现在只是有点虚弱无力。新出炉的在意大利的研究证据发现在2020年春天感到虚弱无力的人到了2021年患上PTSD的可能性比其他人增加了3倍。
Languishing可以作为心理健康的一种风向标 | Pixabay
危险的是,很多处在这种状态的人只是慢慢的走入了一团迷雾,他们压根没注意到自己正在一点一点的失去喜悦,失去动力,失去意义感。就像温水煮的青蛙,他们甚至把这种亚健康当做常态,不去求助,也不自助。对自己的麻木不仁感到麻木不仁。不求助也不自助,这可能导致病情恶化的风险变高。
我不允许你不知道有Languishing这个病名。因为现在主流的心理学观点认为,想要管理好情绪,我们先需要准确的给自己的每一种情绪命名。同样是开心,你需要能区分出来现在的开心是一种意乱情迷的兴奋,昨天的开心是一种豁达宁静的随遇而安。给情绪贴上准确的标签,这是管理它们的第一步。
举个例子,当你的孩子在那边大吵大闹你感到非常生气,但是你仔细体会一下这种生气当中还包括了尴尬。因为旁边围观的人比较多,你觉得很羞愧。觉得大家在对你指指点点。所以你的愤怒并不是完全针对孩子,而更多的是感到自己无能被别人看到的尴尬。这个时候你就更加能够理解并且控制自己的愤怒了。想要进一步了解情绪标签的研究,同学们可以读这一篇文献(Vine & Aldao, 2014)。拿走不谢,这是你新学期第一个作业。
给愤怒情绪贴个标签,有助于人们理解并且控制自己的愤怒 | Giphy
Languishing的反面是什么呢?心理学家认为就是另外一个红到发紫的心理学词汇Flourishing。话说这个词,至今也没有一个让我满意的翻译,我把它翻译成 “生机勃勃”的心理状态。这样说起来 Languishing也可以翻译成“死气沉沉”吧。
Flourishing也是Corey Keyes 和 Barbara Fredrickson提出来的。这两人没干别的,就整词了。我虽然很不满意他俩这种给心理学的学生增加负担的做法,但是内心深处不免窃喜总算GRE没有白背啊。“生机勃勃”指的是最健康最有活力的状态,处在这种状态里的人就跟打了鸡血一样能量满满,而且觉得人生充满了意义。这种状态我前不久才体验过,那时候暑假才刚开始。
Flourishing是Languishing的反面,代表生机勃勃的打鸡血状态 | Pixabay
这个生机勃勃的状态令人向往到什么程度呢?很多知名的大学都成立了人类生机勃勃中心(Human Flourishing Center)。我记得哈佛就有一个。我也好想弄一个呀,一直没有人愿意捐赠我还纳闷呢。后来有人暗示说因为我翻译的这个中文名字不太好,人类生机勃勃中心,像给人类高质量男性看病的男科医院。那是不是应该找刚离婚的盖茨捐款,整一个盖茨生机勃勃中心。
本来还可以写更多,比如这个有气无力的Languishing要怎么治疗。可是我还有点后遗症,又没钱生机勃勃,现在只想躺平一会,以后再补。
作者:周欣悦
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公众号周欣悦ZJU(ID:newmoonzhou),如转载请联系原账号
【扩展阅读】童年被伤害过的孩子,长大后还能爱自己吗?怎么爱?